央视网消息:自然资源部今天(4月22日)宣布,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自然资源部表示,目前我国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资料图】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张兵:划定后全国生态保护红线所覆盖国土面积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既覆盖了绝大多数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也包含了大小兴安岭、祁连山、三江源、秦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张兵介绍,此次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坚持“应划尽划”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以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统一底版,通过科学开展“双评价”工作,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极脆弱区识别出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 冯文利:在划定过程中不预设指标比例,有的省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50%,有的省份不到10%。通过划定红线,明确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也筑牢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据初步测算,划定后,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
自然资源部: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自然资源部表示,随着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未来将切实加强监管,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自然资源部表示,按照划管结合的原则,在此前出台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三部门出台文件,规范了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具体类型和管理要求、国家重大项目占用的具体情形和审批程序,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部门监管职责。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张兵:各地结合实际,细化了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截至目前,浙江、江西、上海、山东、安徽、四川等省(区、市)已经出台了管控细则,切实加强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促进部门联动协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 冯文利: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全部上图入库,落到地块,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作为用地用海审批的依据。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