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走进位于东平县经济开发区东北处的驻驾村古建筑群,青砖外墙,乌漆大门,几处貌似普通的老宅却将历史恒久凝固。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居住过、战斗过。全县第一个妇救会也在驻驾村成立。
把最好的儿郎送进部队,2019年以来,东平为部队输送近800名优质兵员,近千名获立功喜报,其中三等功以上300余人。
崇尚英雄、英雄辈出的东平,走出了一批批、一代代“泰山兵”,他们迈向四方军营,荣获累累军功,奋力书写“英雄城市”。为了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东平县秉承先辈的爱国情愫,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形成了“真情双拥、生态东平”特色品牌。
在东平县有一对父子兵退役军人,因患病导致家庭困难,一家6口人挤在一处小平房里,东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情况后,通过大病帮扶政策给予了帮助,并帮助他们申请了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助学基金,鼓励他们好好过日子。东平籍退役军人胡某,因档案丢失,没有户口,30多年来一直在云南以卖水果为生,无法外出,东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后,积极协调公安等相关部门,帮助胡某解决了户口问题。今年起,东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伤残军人开展上门服务,将康复器具送到他们家中组装调试好,并留下亲情联系卡,告知他们最新的政策方针。
每年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困难家庭,详细询问了解困难及需求;制定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目录清单,享受交通、卫生、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方面给予优待优惠;重点解决好部队官兵最为关切的退役军人安置、军嫂就业、子女就学等“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东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乔曙光介绍,东平县将优抚安置工作作为深化双拥工作的头等大事,探索基层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建共享一体化建设,开展“入伍有人领、退役有人迎、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助、困难有人扶”全程服务,全县168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部被评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在东平这片红色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军人,骨子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红色基因。从部队退役的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并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从“迷彩绿”到“志愿红”的华丽转身。
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和严重洪涝灾害,东平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县局倡议,3小时筹集善款10万余元,购置方便面、矿泉水等急需物资连夜支援灾区新乡。2021年10月,东平金山坝发生险情后,全县各行各业的退役军人在号召发动下,始终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出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省最美退役军人”耿进平,1976年从部队转业后,率先发展股份制合作企业,先后培植发展起了十几家企业。1985年,耿进平任银山镇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来,他推动修缮学校、安自来水、架桥修路、村庄搬迁,带领群众住进幸福家园,把耿山口村发展成为全县明星村、示范村。
在东平县,像耿进平一样的退役军人典型模范不在少数,还有自主创业模范苏军、张廷华等先进典型。其中,苏军所创办的驾校中退役军人及家属就业占比达到65%。他们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正义与责任感,以一腔热忱,服务社会,在大运河畔,用自己的行动温暖并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心送考、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脱下的是军装,脱不下的是担当。据统计,2021年以来,东平县共有30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东平县“山东老兵”三色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省最佳“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报道)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