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实际上,在盛夏期间,古代贵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冰块给房间降温了,这种办法在如今也是适用的,冰块在融化的时候会吸收房间里的热度,达到局部降温的作用。当然,在古代能用得起冰块的人可不是一般家庭,起码是贵族。
古代制冰是利用自然条件,每年的冬天,会有专门的劳工从冰封的河里取出大量冰块,将它保存在地下的冰窖或者冰室里。当然,要想大面积制作冰块,还可以将河水引入河边的冰窖,等上一段时间就结冰了。
这项制冰技术很成熟,早在周朝就已经有详细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这句话中,“凌阴”指的就是冰窖,冰室。再补充一个冷知识,周朝时期,“凌人”是一个官职,专门为周王室掌管冰窖。
既然制冰技术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也越来越先进,能享受到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到了明清时期,用冰块度盛夏依旧是贵族的首选方式。
当然,古代劳动生产力落后,即便制冰技术不再神秘,普通人也没有这个财力和物力花时间凿河取冰,一般只能是贵族和皇室享用。
在日常生活用品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衣服的作用是御寒遮羞,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发明。到了夏天,由于气温过高,人身上的衣服就成了“累赘”,需要减少衣物的覆盖面积,成为古人避暑的一大方式。
既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古人在夏天不穿衣服肯定是不行的,穿了又热,达不到避暑的效果。为了解决避暑的问题,古代贵族在穿衣方面很有讲究,发明了“冰丝裀”。
周朝时期,人们会用植物为材料,编织成一种葛布,用葛布做出来的衣服是既轻薄又舒服,在古代这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纳凉衣。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